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宋正甫诗集 南宋 · 真德秀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一七四、《西山文集》卷三六、《西山题跋》卷三
清隐之诗,南城包显道评之当矣。
予尤爱其《赠陆伯微》曰:「老去放令心胆健,后来留得姓名香」。
《寄御史》曰:「阴阳消长风闻际,堂陛尊严山立时」。
《送愿父弟》曰:「江湖多少盟鸥地,莫近平津阁畔行」。
此皆有益之言。
又《送谦父弟》曰:「日用功夫在细微,行逢碍处便须疑。
高言怕被虚空笑,阔步先防堕落时」。
《和人》云:「三圣传心惟主一,六经载道不言真」。
是又近理之言,非尝从事于学者,不能道也。
至若「三甲未全」、「一丁不识」等句,新奇工致,则人所共喜,不待予评云。
吴门元老归浮光序 南宋 · 魏了翁
 出处:全宋文卷七○七七、《鹤山先生大全文集》卷五四
予以戆愚抵戾,放之蛮荆。
去国之日,自迩臣百执事下至博士弟子员、都人士,祖帐馀杭门外,连日不绝。
临安尹白宰相,致馈赆,具四大舟送至丹阳,所过监司帅守将迎如他日,予谢以疾而不得免焉。
入靖,靖守洪文惠公之孙倬遇之如使客而有加,四方之宾友从游者日至,行李之问无虚月也,予皆固谢弗听。
吴门元老识度器藻夐出侪类,尝受学于陆伯微,具有师法,所交多天下贤士。
予因陈正父识之,倾盖如旧交。
一日匹马数童来自浮光,为予数月留。
每日聚友读书,元老从容出一词,率中要会。
谈古今治忽,人物优劣,山川险易,下至甲兵良窳、米粟少多之数,皆探原索委,盖有志之士也。
予每阅前史,凡丧人迁客必使守隶防夫极之于其所往,至则󸎿门扫轨,屏去书谒,人或追送而远省焉,则史册必书之为美谈。
其在今日,不惟不加之谴责,返以是见称于时贤,见用于当世。
呜呼,非尝从事于学,志立而气彊者,不能办此;
非祖宗仁厚之积绵世历祀,愈畜愈深,亦无以致此。
元老将归省其伯氏,乃与共学之士酌酒饯行,各为七言古诗一章,予为序所以作云:
龙标之南路穷绝,峨峨群峰倚天胁。
顽云压溪鸢跕翅,狠石横空马沟血。
叶君尺箠度崔嵬,朱霞白鹤云端来。
蛮邦自昔少此客,问此胡为乎来哉。
晓窗共话羲文《易》,千古圣贤心历历。
有时旧习未全忘,间倚银河弄诗笔。
银河化作霜霰飞,苍龙移入天之西。
彭城风雨撩客梦,君起谓我吾其归。
牛羊冻卧鸿酸嘶,九州博大君安之。
人生行止各有时,愿崇明德慰远思。
陆伯微持之墓志铭宝庆元年十一月1225年10月 南宋 · 魏了翁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一一五、《鹤山先生大全文集》卷七三 创作地点:浙江省杭州市
嘉定十有六年冬正元日,先皇帝御路朝,特诏陆持之秘书省读书
持之字伯微,故象山先生文安公之子也。
固辞不获命,既至,又诏以迪功郎入省。
余时秉笔太史,一见如旧交。
明年之元日,余为秘书监,又得同省。
余尝榜所居室曰「自庵」,伯微问所以名,余曰:「《易》象于天行言『自彊不息』,于明出地上言『自昭明德』,天之健也,日之进也,非以为人也」。
伯微竦然曰:「吾所素讲也」。
为余作铭,大要谓义袭而取之与集义所生,当致辨于内外宾主之分,以发名庵之义。
余以是益奇之。
伯微凡再乞归,不许。
上即位,转修职郎
冬十有一月,诏与堂除属官。
宝庆元年春,差干办浙西安抚司
命未下而伯微病矣,请致其仕,特命改通直郎
遂以三月甲子属纩,年五十有五。
诸公贵人嗟惜同声,竞致赙恤,始得脱輤于牖下。
十月,其孤以书来曰:「先君之葬,既卜兆于文安之墓侧,卜日于十一月庚申,重惟知先君莫子若也,识竁之文,敢以他属?
诸孤杖而执事于殡,使先君之门人张璞以冯曾所次行实请,子其毋辞也」。
呜呼!
伯微余益友也,铭不敢不诺。
陆氏之系,语在文安志状。
伯微曾大父戬。
大父贺,赠宣教郎
生六子,季曰九渊,学者尊其道,称之曰象山先生,终奉议郎、知荆门军
娶吴氏,封太孺人,生二子,伯微其长也。
生而英晤,七岁援笔成文。
文安授徒于家,伯微侍侧,从容出一语,同堂生莫能易也。
为敕局删定,伯微年才十三,严重如成人。
开讲象山,徒众百人,有未达,伯微为敷绎厥旨。
出守荆门,会郡治失火,伯微仓卒指授中程,文安器之。
文安没,伯父梭山先生九龄言动必识,事太孺人以孝谨著。
盱江利文伯文安高弟也,佐邑金溪伯微将师事之,谢不敢当。
与人语,有所启发,诵之终身,凡可以资取成德者,如愤如失。
迨其划然启,油然得,气豁神竦,昆弟友朋或讶其日改月化,伯微不以自足也。
尤善观人,气有纯驳,才有高下,抑扬开阖,各中其会。
开禧北征,伯微屏居且二十年矣,忧时不怿,乃历聘时贤,将以有告。
九江见徐公谊,时议防江,伯微请择僚吏察地形,孰险而守,孰易而战,孰隘而伏,毋专为江守。
徐又问,伯微具言:「自古兴事造业,非有学以辅之,往往皆以血气盛衰为锐惰,故三国、两晋诸贤多以盛年成功名。
公更天下事变多矣,未举一事,而朝思夕惟,利害分数先入于中,愚恐其为之难也」。
徐怃然,留与语数日。
又之鄂谒薛公叔似、项公安世,之荆谒吴公猎,争先延礼,寻皆谢归。
著书十篇,名以《戆说》。
嘉定三年,试江西转运司与选,既下第,即所居讲授生徒,有池旧名百荐,遂以荐名堂,著书有《易提纲》《诸经杂说》。
常平使袁公燮荐于朝,谓伯微议论不为空言,缓急有可倚仗,不报。
豫章东湖书院连帅驰书币,强起伯微长之。
寻以太孺人年高辞归。
居四年,卫公泾又致之,累辞乃就。
诸生习于閒放,出入无节,伯微每旦会揖,即编其姓名于牒,不至者麾之,由是皆集。
遇有讲授,卫公率僚属往听焉。
其教大抵使人反求近思,以不失其性之本明。
与人言疏畅磊落,而自律严谨。
骤见若和易,至反覆问辩,则壁立千仞,无少假借。
人有思念旬时不决,若累千百语不能竟,伯微判之俄顷,尽以一言。
盖其生长见闻既加人一等,而精敏强济又足以践其所闻。
然而晚得一官,阅十有九月而卒。
世之爵不称德、荣不盖愧者往往以是,独与儒生学士铢较寸量,呜呼,天果梦梦矣乎!
二男子:湀、泂。
四女子,尚幼。
铭曰:
金溪之陆,自象山氏。
季彊,以学名士。
天啬厥施,罔庸于时。
仅垂空言,以淑尔私。
谓天啬之,而寿厥后。
吁嗟焘矣,亦罔克寿。
永兴之阡,英烈言言。
有稽陆学,兹维其传。
陆伯微韵二首 其一 南宋 · 包恢
五言律诗 押支韵
百荐锋难敌,伊谁是特知。
近尝翻戆说,久惜负胸奇。
整顿须教早,招来已恨迟。
英豪施异说,勋业定相随。
陆伯微韵二首 其二 南宋 · 包恢
五言律诗 押支韵
我坐深山底,炎凉总不知。
任他人正闹,嗟世事无奇。
菽尽欢难遂,思献尚迟。
荐堂终万里,还许走相随。
陆伯微 南宋 · 袁甫
皇都喜见天宇晴,好风拂掠条不鸣。
幽人领袖二三子,适意涌金门外行。
云岫重重仍翼翼,举头不愧林间翮。
赏心乐事浩无涯,独念黎元生理窄。
胸中宿昔富兵机,气压贲育走且疲。
卯年会见佛狸死,天数一定端可推。
九重求士忘食息,三聘躬耕在昕夕。
愿君努力应时须,宇宙垂名长的皪。
欧阳伯禹行实 南宋 · 袁甫
 出处:全宋文卷七四三六、《蒙斋集》卷一五
余不识欧阳君
陆伯微,余友也。
伯微之徒张氏状其行,载所遗伯微书,自谓于象山先生之学有会心处,冯圣与、吴规甫亦极称之。
清修笃孝,临终翛然,其亦可人耶!
岩居川观之士,世不知名者何限,君尚有诸君之称述,不至湮没,援笔以书,为之慨叹。
跋陆君出示放翁 南宋 · 袁甫
 出处:全宋文卷七四三六、《蒙斋集》卷一五
余与伯微,友爱如亲手足,因知深甫之贤,真能世其家学者。
深甫早亡,伯微又亡矣。
书院落成,群从弟子济济咸集,深甫之季出示二轴。
余不识放翁也,而眷焉思深甫、伯微之贤不可复见,为之太息。
其一 宋 · 宋自适
 押阳韵
老去放令心胆健,后来留得姓名香(赠陆伯微
陆伯微三首 其一 南宋 · 袁燮
七言绝句 押先韵
胜士由来挽不前,肯临高兴复翩然。
浮云可籋真天马,应笑驽骀走市廛。
陆伯微三首 其二 南宋 · 袁燮
七言绝句 押庚韵
斗大书斋以絜名,冰壶表里要清明
如今尘土填胸臆,幸挽沧浪为濯缨。
陆伯微三首 其三 南宋 · 袁燮
七言绝句 押真韵
自古真才多命薄,欣闻同志不长贫。
堪嗟世道今如许,愿为吾君致此身。
象山先生文集序 南宋 · 袁燮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三七○、《絜斋集》卷八、《象山先生文集》卷首、李绂重订《象山先生年谱》
天有北辰而众星拱焉,地有泰岳而众山宗焉,人有师表而后学归焉。
象山先生,其学之北辰、泰岳欤?
自始知学,讲求大道,弗得弗措,久而寖明,又久而大明。
此心此理,贯通融会,美在其中,不劳外索。
揭诸当时曰:「学问之要,得其本心而已。
心之本真未尝不善,有不善者,非其初然也。
孟子尝言之矣,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宫室之美,妻妾之奉,所识穷乏,得我而为之,此之谓失其本心」。
其言昭晰如是,而学者未能深信。
谓道为隐,而不知其著;
谓道为邈,而不知其近。
求之愈过,道愈湮郁。
先生始大发之,如指迷涂,如药久病。
迷者悟,病者愈,不越于日用之间,而本心在是矣。
学者亲承师训,向也跂望圣贤,若千万里之隔;
今乃知与我同本,培之溉之,皆足以敷荣茂遂,岂不深可庆哉。
呜呼!
先生之惠后学宏矣。
先生之言悉由中出,上而起沃君心,下而切磨同志,又下而开晓黎庶。
及其他杂然著述,皆此心也。
儒释之所以分,义利之所由别,剖析至精,如辨白黑。
遏俗学之横流,援天下于既溺,吾道之统盟,不在兹乎?
先生于行都,亲博约者屡矣。
或竟日以至夜分,未尝见其有昏怠之色,表里清明,神采照映。
得诸观感,鄙吝已消,矧复警策之言,字字切己欤。
先生之殁馀二十年,遗言炳炳,精神犹在。
敬而观之,心神俱肃,若亲炙然。
临汝尝刊行矣,尚多缺略。
先生之子持之伯微裒而益之,合二十卷,刊于仓司
流布寖广,书满天下,而精神亦无不遍。
言近而指远,虽使古人复生,莫之能易。
呜呼!
兹其所以为后学师表欤?
先生讳九渊字子静抚州金溪人也。
尝讲学于象山,学者尊之为象山先生云。
嘉定五年九月戊申,门人四明袁燮谨书。